深圳市慧普德贸易有限公司 · 品质创造价值 服务成就未来!
服务热线:0755-82380408
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无菌均质袋:使用前后的清洁灭菌与效果验证

无菌均质袋:使用前后的清洁灭菌与效果验证

更新时间:2025-10-28点击次数:5
  无菌均质袋作为食品微生物检测、生物医药样品处理的核心容器,其无菌状态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与样品安全性。需通过严格的“使用前清洁灭菌-使用后规范处理-全流程效果验证”体系,杜绝交叉污染风险,保障实验与生产质量。
  使用前:清洁预处理与灭菌操作双保障。无菌均质袋虽多为一次性产品,但开封前需先进行外观检查,剔除有破损、漏液或包装污染的袋子;若为可重复使用型号,需先执行清洁流程——用纯化水冲洗袋内外残留的样品残渣,再用中性洗涤剂浸泡10-15分钟,轻柔刷洗袋体及密封边,避免划伤袋壁导致无菌性破坏,最后用纯化水反复冲洗3-5次,直至洗涤剂残留量低于检测限值(通常通过pH试纸检测,确保冲洗液pH值与纯化水一致)。灭菌环节需根据袋体材质选择适配方式:耐高温材质(如聚丙烯)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(121℃、103kPa条件下维持20-30分钟),不耐高温材质则选择环氧乙烷灭菌(浓度400-800mg/L、温度30-50℃、相对湿度40%-60%,灭菌时间6-12小时)或γ射线辐照灭菌(剂量25-30kGy)。灭菌后需在无菌环境(如超净工作台)中冷却至室温,避免温度骤变导致袋体破损,同时记录灭菌参数(温度、时间、压力/剂量),形成可追溯档案。
  使用后:分类处理与污染控制防扩散。使用后的无菌均质袋需根据样品类型分类处理:若盛装普通食品样品,需先将袋内残留样品倒入专用废弃物容器,再用含有效氯500mg/L的消毒液喷洒袋内外,静置30分钟后密封,按一般医疗废弃物处理;若盛装含致病菌或高风险生物样品,需先进行灭活处理——加入与样品等体积的2%氢氧化钠溶液或75%乙醇,充分摇匀后静置30分钟,确保微生物全灭活,再按上述流程消毒密封,标记“高风险废弃物”后交由专业机构处置。处理过程中需全程佩戴无菌手套与护目镜,避免样品接触皮肤或吸入气溶胶;操作结束后需用75%乙醇对手部及操作台面消毒,防止交叉污染。
  全流程:灭菌效果验证确保无菌可靠性。验证需从物理、化学、生物三方面开展:物理验证通过灭菌参数记录仪,确认灭菌过程中的温度、压力、剂量等参数符合预设标准,如高压蒸汽灭菌需确保温度波动不超过±1℃,环氧乙烷灭菌需确认浓度与湿度在有效区间;化学验证通过放置在袋内的化学指示卡/带,若指示卡颜色或状态按说明发生变化(如从黄色变为黑色),证明灭菌条件已达标;生物验证为核心环节,需采用标准生物指示剂(如嗜热脂肪杆菌芽孢、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),将指示剂放入无菌均质袋内,随批次一同灭菌后,接种至相应培养基,在适宜温度(如嗜热脂肪杆菌需55-60℃)下培养48-72小时,若培养基无细菌生长,判定灭菌合格;若出现菌落,需立即停止使用该批次袋子,追溯灭菌参数偏差原因,重新优化灭菌方案并再次验证。
  此外,还需定期开展无菌均质袋的无菌性抽检——每批次随机抽取3-5个灭菌后的袋子,在无菌环境下注入无菌生理盐水,密封后震荡30秒,取10mL震荡液接种至营养琼脂培养基,37℃培养24-48小时,若菌落数≤1CFU/袋,证明无菌状态达标。通过全流程的清洁灭菌与效果验证,可确保无菌均质袋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无菌可靠性,为微生物检测与样品处理提供坚实保障。
联系我们
移动端浏览
Copyright © 2025深圳市慧普德贸易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063111号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